发布日期:2024-11-04 12:54 点击次数:73
作者:张莲红
2024年10月18日
图片
永乐七年(1409),郑和准备第三次远航,认为有必要与锡兰人搞好关系,明成祖打算以向该国佛寺布施的方式送出点“买路钱”,避免发生直接的冲突。永乐三年(1406)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该国国王亚烈苦奈儿却“负固不恭,谋害舟师”,意图加害于船队,被郑和发觉,于是迅速组织人员离港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到访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锡兰山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则趁着该国倾巢而出、国中空虚的机会,带领随从两千余人,从小路出其不意地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后生擒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
锡兰山,古称狮子国,今之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中。航海依靠风帆动力的时代,中国海船在每年的冬季,西太平洋上西北风起时扬帆启程,前往东南亚、北印度洋,信风季节长达三、四个月,其最大航程可达印度次大陆南端及锡兰山。所以,印度南端与锡兰岛千百年来一直是印度洋上的东西交通的最重要中转站。
图片
(明成祖)
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块刻着汉、泰米尔及波斯文三种文字的郑和布施碑,据清末王韬《漫游随录》记载,在他游历锡兰时,借当地土人导游,入一小寺,寺中有卧佛,“明永乐年间,太临监郑和曾赉法器、宝幡,布施寺中。…华人来此者,当以郑和为能副其职,俾国威远施于域外。嗣后华人亦几绝迹矣。”王韬曾亲见此碑,他还提到在郑和以后,曾不断有华人来此地参观,瞻仰郑和遗迹。这说明此碑历数百年,一直未为人遗忘,当地人不但知道,且不断引领来访华人参观。
石碑上用三种文字记载了第三次下西洋时郑和代表明政府在锡兰山奉敕立碑颁赐供奉的事迹,明人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了此事可为佐证,“永乐七年(1409),中使郑和偕行人泛海,至其国,赉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幡,布施于其寺。”在博物馆官方说明中,认为这块石碑是该国古代文明发达的证明,同时和中国及东西方各国有着经济文化往来。
在今日的斯里兰卡的伽勒市,还有一个行政区和一个邮政所,在僧伽罗语(Sinhal)中被称为“Cheena Koratuwa”,其意为“中国码头”。
在严从简的书中,同时还记载了郑和率领的舰队与锡兰国发生冲突,郑和率水军陆战,攻入锡兰都城,俘其国主而归的事迹。中国军队在此之前,还没有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的记录,而郑和俘虏锡兰国王之战,是首开记录了。
图片
1、 布施之行:
锡兰岛也就成为郑和下西洋多次途经的中转点,永乐三年(1406)郑和首次抵锡兰山,锡兰国王阿烈苦奈儿(斯里兰卡的史书上称为:阿罗伽拘那罗)在首都康提会见中国使者,态度极差,贪心不足。中国人后来也打听到了这位国王斑斑劣迹,贪财不敬神明,对周边各国商贩船只索取无度,连本国人都没人说这位国王的好话。这次会面中,郑和曾试图劝导国王礼佛向善,但国王粗鲁的态度给郑和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为避免冲突,郑和匆忙带领舰队离开了锡兰山。
永乐七年(1409),郑和准备第三次远航,认为有必要与锡兰人搞好关系,明成祖打算以向该国佛寺布施的方式送出点“买路钱”,避免发生直接的冲突。从碑文可以看出,向锡兰山寺院布施的锡兰山碑是明成祖御制之碑,是出发的时候就带上船的。据《星槎胜览》记载,郑和于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启程,十月抵福建长乐,十二月才从五虎门洋出航,船队抵达锡兰山时已为永乐八年(1410)春末。郑和船队打算布施立碑,登陆前往康提(Kandy),打算以布施与颁赐换取过境。按锡兰山三种文字布施碑中汉文碑文记载,明使团准备赠送给锡兰方面的礼物包括:
“谨以金银、织金纻丝宝旛、香炉、花瓶、织金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总计布施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金壹仟钱、银伍仟钱,各色纻丝伍拾疋、各色绢伍拾疋、织金纻丝宝旛肆对:内红贰对、黄壹对、青壹对,古铜香炉伍对、戗金座全古铜花瓶伍对、戗金座全黄铜烛台伍对、戗金座全黄铜灯盏伍个、戗金座全朱红漆戗金香盒伍个、金莲花陆对、香油贰仟伍佰觔、腊烛壹拾对、檀香壹拾炷。”
图片
波斯文碑文也证明了上述礼物清单,金银铜丝绸什么的全有了,按理说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重礼了。但锡兰王阿烈苦奈儿不满足于明船队所准备的礼物,他的手下应该也看到了中国船队的宏大规模以及携带的财宝,他希望得到更多。
郑和带着人离舟赴王都之际,留守的部下按照惯例在港口和当地搞起了商品交易。郑和到达王都后,在谈判中并没有理会锡兰国王的无理要求,在这段时期,郑和应该是完成了布施寺庙并且竖立锡兰山碑的任务。
2、 破城擒王
在再三索要财富未果的情况之下,锡兰王阿烈苦奈儿打算以武力劫财的方式加害郑和船队。郑和应该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有所防备,要不然也不会带着3000名精锐明军出行。他只是没预料到国王居然胃口如此大,利用中国使者在王都之际,出动大军伐木断明使团退路,同时分兵准备袭击停泊于港口的中国船队,打算一口吞下中国船队的所有财物。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和觉之,拥众回舟,路已阻塞。”应该是有本地的华侨或者亲近中国的本地人私底下通知了郑和消息。郑和带着人马立刻出城返回,但大路已经被锡兰军队砍伐大树切断。郑和临机决断:“贼众既出,国中必虚,且谓我军孤怯,无能为,如出其不意,可以得志。”乘着锡兰人去进攻船队,国都空虚,带着自己的3000人,半夜三更返回,杀回都城康提(Kandy)。可能有当地人或者华侨带路,明军从小道人不知鬼不觉来到城下,用火药炸毁城门,一声炮响后,明军官兵奋勇冲杀,入城生擒国王阿烈苦奈儿。
图片
一开始郑和打算在康提坚守,等待码头船队水师方面的援军。但是,锡兰方面得知王都失陷后,撤回部分在港口进攻明水师的军队,并会合国内其他军队,回到王都康提(Kandy),将明军重重包围。郑和率3000明军坚持抵抗五万锡兰军队的围攻,在人生地不熟的敌国都城打了六日之久,凭借强大战斗力寸土未失。不过,郑和希望的港口水师援军没有来,大约是因为:
一则,明军陆战精锐力量都在郑和的身边,按现代史家发掘出来的史料可以发现,在郑和亲自带领下破城擒王的明军参战部队,编制大多属于亲军卫所,比如羽林右卫后千户所,羽林左卫之水军等等,还有很多参战明军隶属锦衣卫。其中,有龙江左卫指挥使朱真这样的百战老将,从朱元璋时代就在四处征战: 还有基层军官张通,为燕王朱棣旧部的百战老兵,曾参与“靖难之役”,此役后升为正千户了。总之,郑和亲领的明军部队战斗力超强,史料中记载他们一路奋战后居然没有多少伤亡。
二则,留守码头船队的应该都是水师士兵和大量的水手、官吏、工匠、医生等等文职人员,战斗力很一般。而且,他们也面临着锡兰军队的围攻,无法派出援军。不过,按照史料记载:明军水师官兵也有多人因此战获升迁,而且也没有任何记载提到明军水师有所损失。可以想象到,面对明朝宝船那巨大如城垣一般的船体,锡兰军估计也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郑和再次临机决断,第七日凌晨,他率领明军带着锡兰王阿烈苦奈儿,突然打开王都康提(Kandy)城门,冲破重围而出。明军将士在举目皆是敌人的困境下,边打边撤,途中一边排除拦阻道路的巨木,同时设后卫阻击追兵。二十里余里道路他们竟走了一天,日落之后才抵达船队所在港口,登舟后方脱离险境。郑和敢于在十几倍的敌人包围下突出重围,还能携带大批俘虏安全回到船上,可见锡兰国军队的战斗力在明军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郑和所部突围时,顺手将锡兰王家收藏的佛牙带回,据说当时灵验非常,光彩照耀,保佑了郑和的船队在回航之时的平安顺利。永乐九年七月初九日佛牙被带回京师,成祖朱棣命工匠用旃檀金刚宝座将佛牙收藏起来。
图片
3、 锡兰后事
锡兰王阿烈苦奈儿全家包括他的一堆大臣都被带回了明朝京师,整个锡兰国地位显赫的甘帕拉王族好像基本上都被郑和打包带回中国了,被关进大牢内,一堆明朝官员喊打喊杀的,有官员甚至要求灭了整个王族。
还好这个国王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失去了一切权利,加上成祖朱棣宽宏大量,因而阿烈苦奈儿保住了小命。第二年,他和自己的老婆一起被放了,明朝礼部还大方地给他发了一点路费。
当然,阿烈苦奈儿再也不能当国王了。明成祖朱棣命令礼部为锡兰国选择一名贤者为王,选择范围自然就在郑和俘虏回来的那一大批王族子弟中。
礼部官员咨询了诸多锡兰王族及大臣,大家一致认为耶把乃那为贤者,就是锡兰语所谓“阿帕那“,这是具有王室血统的王子称号,其全名是“不刺葛麻巴思刺查”,锡兰语“波罗伽罗摩巴忽查”。
图片
在选择王位继承者时,郑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他的主使下,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被选定了,因为他是原先的国王阿烈苦奈儿的政治对手。锡兰山国王继承问题也被妥善地解决了,阿烈苦奈儿在此事中毫无发言权,甚至还表示完全赞同皇帝陛下的命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雅鲁藏布江流向印度?
下一篇:没有了